过年佳节,大闸蟹摆上餐桌,蟹黄流油,蟹肉鲜嫩,不少人都等不及开动。
但近些年,医生们不断提醒:“吃螃蟹可不是只靠嘴巴享福的事儿,稍有不慎,你的胃肠就得为它‘买单’!”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为什么这么多医生对吃螃蟹这件事上了心?
别让高营养变成健康隐患
螃蟹富含优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许多家庭餐桌上的“顶流明星”。
它的蟹黄、蟹膏更是被奉为珍馐,口感浓郁香甜。
然而,美味背后隐藏着一些健康风险:螃蟹中的嘌呤含量较高,对痛风患者来说可谓“灾难”;
它的性寒特性,对胃寒或脾虚人群也极不友好。

一个实验数据显示,每100克蟹黄中的胆固醇含量可高达300毫克,而正常人每天胆固醇的摄入量不应超过300毫克。
过量食用不仅可能导致高胆固醇,还会给心血管健康带来隐患。
医生建议,普通人一次食用螃蟹不宜超过两只,而对于特殊人群,例如高血脂、痛风患者,更需控制量或干脆避而远之。

醉蟹独特的腌制方法让它成为不少人的心头好,但醉蟹真的安全吗?
事实证明,未煮熟的螃蟹可能携带寄生虫,如肺吸虫。
肺吸虫的幼虫囊蚴喜欢寄生于螃蟹的腮、肌肉等部位,而酒精和醋的腌制手法并不足以*灭它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