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此鼓励,未上过大学的他开始自学更多的知识,有雕塑、美术、解剖、生物学、医学等,并将多种知识融合起来,捏出了更多仿真作品。为了把自己制作的过程拍摄下来,他买了设备,学习拍摄剪辑视频的技巧。
用糖艺推广国潮文化
在工作室内,戴着橡胶手套的张博,正在高温糖块上进行雕刻。
“这是哪吒的头部造型?”听到记者问,“对!”张博笑答。原来,近期许多网友留言让他给哪吒重塑肉身。
从2月下旬开始,他开始搜集资料研究,并绘制3D图。计划在莲藕元素身体内植入心脏,寓意心中有大爱,此外还制作哪吒的乾坤圈、风火轮和混天绫等。
为何戴橡胶手套?张博介绍称,一是防止出汗,出汗了糖会融化。二是防止手被烫伤,他的桌子是专用桌,万一手感到烫时便立即触摸桌子进行散热。
脱下手套,他左手上的伤疤格外明显,张博笑道,这是“职业勋章”。原来,喜爱糖艺制作的他,经常做着做着就忘记了时间,有一次,头天晚上忙到第二天凌晨,接着再去熬糖时因为犯困,不小心被糖水烫伤。
制作糖艺作品短则几天,多则十几天,长则几个月,他用时最长的是糖艺作品“武松打虎”耗时三个多月。
他的糖艺作品风格多样,有流行IP、传统古风、生物昆虫、油画和仿真等。不少网友称他为“造物主”“白砂糖仙人”。这些糖艺作品可以吃,但是,更多人用来收藏,它们在常温下可以长期保存。
“这是一个辛苦活儿,现在很多年轻人不爱学,静不下来,导致糖艺没有办法推广。我一边给学员们教,一边通过短视频平台让更多人看到。”张博说,作为手艺人,他希望融合传统和流行元素,为推广国潮文化出一份力。
记者 姬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