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一过,朝暮间已没有了夏的炙热,却多了几分冬的清冷。“城里不知季节变换”,十一放假回村,才真正感受到时光匆匆,转眼又是一年。伫立在家乡亲切又熟悉的田垄地畔,空气中弥漫着深翻泥土的气息,微风中裹挟着瓜果的清香,脑海里不时浮现出童年秋收的欢闹画面。
秋日的午后,天高云淡,空气明净,微风习习。一群群的鸟雀在丛林与大地之间来回嬉戏。不远处,一塘芦苇在微风中挥动着白色手臂。地埂边,百草结籽,一簇一簇的野菊花肆意绽放。田野里,玉米、向日葵低着沉甸甸的头颅,柿子、苹果在秋霜里露出红红的脸庞,南瓜、豆荚鼓着圆鼓鼓的身子在薄雾中沉思,土豆、红薯在大地的怀抱里静静沉睡。红黄交织的田垄山头,掩映着农人们忙碌的身影,这是这个季节乡村里最动人的景象。
四季变换悄无声息,但经验丰富的农人总能从大自然的微妙变化中总结出农事规律,将春播、夏锄、秋收、冬藏安排得妥妥贴贴。看天、看地、看庄稼是每个农人必备的基本功。瞧吧,他们又抬头望着天空,喃喃地说:风凉了,天变高了,站在地埂边都能闻见苞米香了。经过春的期盼、夏的炙烤、秋的酝酿,终于迎来硕果累累、色彩缤纷的秋收时节!村里人盼着秋收,也害怕秋收。一家人来年的口粮、孩子的学费、全家的生产生活开销,全都指靠这几天。秋收这段日子里,家家户户早出晚归,干起活来像拼命一样,最忙碌的时候,中午就在地里吃点干粮,为的是减少来回赶路的时间。
懵懂的童年,核桃成熟是秋天到来的信号。淘气的孩子们经常借着放牛的机会,去山里摘野果子。清香的核桃仁,绵甜的野山栗,汁多味甜的水柿子、酸甜相间的五味子、猕猴桃,这些都是童年舌苔上最美妙的记忆。当核桃青皮就要脱落、果仁可以剜开来吃的时候,我们知道,假期生活也该结束了。这时,长辈们会用调侃口吻地说:你们这些调皮的小牛犊子,该栓缰绳了吧!从我记事起,村子的后山里就有许多核桃树,有的已经长成几人合抱的参天大树,以至于它到底有人栽种的,还是自己长出来的,始终没人能说得清。白露一到,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集体进山打核桃。男人们爬在树杈上用长竹竿敲,老人、妇女和孩子们在地上捡,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敲打声,核桃雨点般地纷纷坠落。这时和人一样忙碌的还有松鼠,抓住最后的机会,将一颗颗果实叼回洞穴,要是有人试图驱赶它,它会举起前爪,并发出尖利的叫声以示抗议,让人对眼前这个小家伙不敢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