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油鳝丝过桥面
酱,作为起源于我国汉代最古老的调味品,已有二千年以上的传承。吴江的乡镇都有自己的酱园,追溯其历史,大抵都是清朝后期或民国初期始创的,还有些酱园是“官盐”经营者创立的,有超百年的历史,多少年来,前店后坊的经营模式,还在世代相传。我曾翻阅《同里镇志》,上面记载,同里早期的老酱园,规模较大者主要有公号、益隆、祥丰润三家,其中公号酱园始创时间最早,是清同治四年(1865年)创立的。

公号酱园
徐深《三十年代同里商业市容》文中写到:益隆酱园座落在新填地中市,门面宽阔,以其优质的白元酱油、香脆美味的酱瓜、酱萝卜闻名远近。公号酱园的陈年绍酒、赤酱油(注:指的是夏天的酱油,又称伏油)质量上等,深得顾客信任,店门前的河埠每天停满前来打油酱的农船,店里的“乡庄生意”特别好。祥丰润酱园,出售作坊酱菜、如紫姜、大蒜、萝卜头等,物美价廉,销路很好。1956年公号与益隆、祥丰润两家合并为公私合营酒酱商店(注:即酱园)。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园址两度搬迁,酱园也几度易主,但生产经营从未停歇。

公号酱园所生产经营的产品 公号酱园所生产经营的产品
同里制酱业发达,民间也有做酱的习俗,有谚是“家有缸缸甏,心里不会慌”。“缸缸甏”即是黄腌菜缸、酱缸和臭卤甏,酱缸里装的,曾是当年水乡人家越冬时赖以度日的日常菜肴,夏日里就着清粥搭配的咸口小菜。

黄腌菜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