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阳澄湖上养蟹的围网。网路图
2002年,阳澄湖围网养殖面积降至8.1万亩,到2016年缩减至3.2万亩,这个数字在2017年再度被改写为如今的1.6万亩。
而这1.6万亩经过重新选址、统一规划,被安置在湖域最适合养殖区域。“你看我这块地方,几乎是阳澄湖最中心的位置了,水深在两米左右,光照也好。”驾着小船开往自家养殖基地,朱崇智不时指着木桩上停留的白鹭和空中飞过的鸟群,在他看来,这些“客人”的到来,是阳澄湖水域环境改善最好的佐证。
“每年12月收网之后,我们都会在围网区域种水草,净化水质,同时为来年养蟹做准备。四五月份的时候,这里的水清得可以看到水底的水草。”朱崇智随手拉上一笼螃蟹,今年湖蟹早熟,长假刚过,母蟹的品质已经非常不错了,加上个头普遍比去年大,这意味着今年应该会有个好收成,手里抓着两只块头大的,朱崇智心里的乐呵直接挂在了脸上。
如果剩余的1.6万亩真的全部拆了呢?“明年就没了,不大可能。但如果一定要拆,也是没办法的事。”朱崇智似乎对于这个假设并没有做太多的计划,但说到这个话题时,他的眼神中明显多了几分伤感,“到时候再说吧。环保是个综合的话题,围网养殖只是其中一方面。”
其实,这么多年,蟹农们心里愈发明白,只有阳澄湖好了,他们的生计才会有保障。
租池塘
科学养殖早布局
清水村有个小名人,叫顾敏,2009年大学毕业后回村创业,他把电商带进了这个原本只靠线下销售的小村庄。从淘宝试水到天猫旗舰,从小打小闹到大规模预售,几年的功夫,顾敏闯出了一条阳澄湖大闸蟹线上销售的路子。
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2013年,他成立了苏州阳澄湖清水村蟹韵蟹业专业合作社,朱崇智便是第一批加入合作社的蟹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