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有个问题特别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为什么现代人眼睛涩的比例越来越高,是不是说明现代生活方式本身就和泪腺系统 “对着干” 呢?从目前的各种数据来看,这种可能性还真不小。2023 年上海市疾控中心发布的城市健康大数据显示,在 20 - 40 岁人群中,眼干涩的自我报告比例高达 58%,远远高于十年前的 36%。这可不是一点半点的增长,简直像火箭一样直线上升。

而同一时期,年轻人的工作时长越来越长,就像被上了发条的机器,停不下来;屏幕使用时间也在不断增加,仿佛被屏幕 “黏住” 了;睡眠时间却在下降,像泄了气的气球,越来越少;心理压力更是像一座大山,不断上升。泪腺是个极其敏感的系统,它就像一个精致的水晶,对外界温湿度敏感,对内分泌和神经递质也有着很高的响应。长期处于这种高压、快节奏、低睡眠质量的状态下,它自然最先 “扛不住”,出现问题。

这也带来了另一个社会性问题,那就是眼睛涩会不会成为未来判断一个人生活是否健康的早期指标呢?这个想法现在听起来可能有点超前,但放在 10 年、20 年后的健康趋势评估模型里,完全有可能。就像牙龈出血曾经也不被大家当回事,后来却成了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预警信号一样。如果真有一天,体检报告上会加一栏 “泪膜质量评估”,可别觉得奇怪,那可能真的是身体在向我们传递重要信息,只不过我们还没学会如何解读罢了。

那接下来的问题也自然而然地出现了:是不是可以通过 “养好肠道” 这种看似和眼睛不相关的手段,来改善眼睛干涩呢?这个方向已经有不少实验在进行了。台湾有个营养医学团队,从 2021 年开始就在推广一个叫 “肠脑眼轴” 的健康模型。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生态,就像给肠道这个小世界重新 “装修”,进而调控神经系统,最终对泪腺起到间接调节作用。他们找了 92 个常年眼*人做实验,把这些人分成三组,一组吃益生菌,一组用常规眼药水,还有一组啥都不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