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立陶宛“80后”(本月30日才满40周岁;库神创纪录时是41岁半),在超马界已经是一个成名高手:
- 2017年斯巴达超马(246公里)冠军;
- 自2015年起,三次荣获国际超马协会(IAU)24小时世锦赛冠军,最近一次是2019年(去年比赛取消)。
今年4月,他刚在英国创下三项世界纪录:
- 150公里10:27:48(非IAU正式纪录项目);
- 100英里11:14:56;
- 12小时170.309公里。
后者平均配速4:14——马拉松2:58:23的节奏;相当于在12小时之内,连跑4个“破三”全马!

索若金的跑龄,其实并不长。
青少年时代的他,练的是皮划艇,曾入选国家青年队,征战过世界青年锦标赛。
2005年因伤退役后,他一连数年搁置运动,沉溺于烟酒并暴饮暴食,体重逐渐增至100公斤。
据《南华早报》报道,2012年4月,30岁的他意识到不能再这么活下去,于是开始跑步。
减重到90公斤左右时,他完成首半马,成绩相当了得:1小时27分。
在比赛终点的地上,他看到一张传单:一个月后将举行的一场百公里比赛的广告,于是便报名参加。
“并没有真正好好准备的”他,以8小时43分完赛,平均配速5:14。
全马最好成绩2小时40分的索若金,从此成为一名超马跑者。

去年爆发的新冠疫情,不仅影响全球赛事,也砸了他的饭碗——他以前是赌场的发牌手(妻子Jelena也在同一赌场上班)。
不过,这也让他有了大把时间,“像职业选手那样训练”。
他一天两练,每周最少228公里,最多278公里;月跑量提高到1000公里以上。
他也会练间歇:从800米到3000米;长距离一般跑50公里;还进行举重、骑车、游泳等交叉训练。
这次破纪录后,索若金告诉Runnersworld.com,比赛过程中,他的胃在夜里闹过一些危机,有两三个小时运行不畅,好在后来又开始正常工作。

“跑到21小时之前,我真的不知道能否打破纪录。”
最后3小时,他脑子里不停地计算。剩下40分钟时,他终于跑到300公里整。最后两圈让他打破纪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