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动漫 >

明代于谦的结局(于谦明朝结局)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12-29 11:06:13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土木堡之变后,于谦力挽狂澜,最后却被处死,是因为站错了队吗?

明代于谦的结局,于谦明朝结局(1)

正统十四年,瓦剌骑兵大举南下,朱祁镇在王振的撺掇下,冒然亲征,明军在土木堡大败,朱祁镇被俘,明军二十万精锐毁于一旦。随后瓦剌骑兵一路挺进至京城脚下,国家危难之际,于谦挺身而出,力排众议,坚定守卫京城的决心。

于谦升任为兵部尚书,提督各营军马,全面负责京城防御,可以说当时的于谦权力极大,他就是明军的兵马大元帅。终在于谦的合理调配下,明军顽强作战,击败了瓦剌,保住了北京城。

​如此民族英雄,本应受到厚待,加官进爵应不在话下,而于谦得到报答是斩决,天顺元年正月二十三日,于谦在崇文门外被处死。官场上站队问题很重要,就好比在先帝去世之前,大臣们都要押宝,有的归到太子队列,有的归到其他皇子队列,如果成功荣华富贵自不必说,但失败的后果也是常人难以承受的。

于谦并没有站在任何一方,他只站在国家社稷之上,一切以国家和百姓为前提。集正直、果敢、坚韧、才华于一身的于谦,为何落得个被处死的下场?


明代于谦的结局,于谦明朝结局(2)

于谦主动放弃生的权利

景泰元年,八月,朱祁镇已经被俘一年,众大臣皆上疏希望接回太上皇朱祁镇。朱祁钰临危受命,接受的皇位,真实情况朱祁钰是不想当皇帝的,而随着时间推移,他也体会了权力的滋味,便不想放手。

于是在接回朱祁镇的问题上,朱祁钰屡次敷衍或拒绝。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这种做法也并没有什么不对,有哪个王朝会存在两个皇帝,这明显是不可能的。

于谦是朱祁钰一手提拔起来的,可谓景泰年间第一权臣,如果换做旁人,是不会希望朱祁镇回来的,这无疑给自己找麻烦。偏偏于谦建议朱祁钰:

“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万一彼果怀诈,我有辞矣。”

陛下皇位早已成为定局,不会有其他变化,我们应当尽快接回太上皇,如果对方有诈,我们就有说辞了。正是于谦的话,促使朱祁钰派人接回太上皇朱祁镇,作为皇帝,朱祁钰十分器重于谦,基本上对于谦的话言听计从。

明代于谦的结局,于谦明朝结局(3)

精明老练的于谦必定清楚,朱祁镇回来之后,不仅是对朱祁钰的威胁,也是对他的威胁,当时的全国兵权基本都掌握在他手中,且由于战时的紧急情况,于谦可以直接调动部队,还设置了团营制度,保卫京师。

一朝天子一朝臣,于谦是明白的,不论朱祁镇能不能复位,只要朱祁镇回来,对他于谦没有半点好处。但于谦还是建议朱祁钰接朱祁镇回来,为了国家利益,于谦甘愿做出牺牲。

在石亨、张辄、徐有贞的策划下,朱祁镇得以复位,而他们入城的兵力只有千余人,而北京城的部队应不低于二十万,且政令通畅,如果不是于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夺门之变必定失败。

碍于朱祁钰换太子的荒唐举动,于谦也在犹豫当中,毕竟这是老朱家的天下,不论是朱祁镇复位还是朱见深继位,在此时此刻都比朱祁钰要好,况且朱祁钰还身患重病。于是在于谦的“纵容”之下,朱祁镇成功复位,可以说于谦亲自给自己打造了一副棺材,放弃了生的权利。


明代于谦的结局,于谦明朝结局(4)

功高盖主

自古权臣基本没有什么好下场,除非叛变直接夺位,成为新的皇帝,于谦之所以能守住京城,也在于他手中的权力极大。

兵权是最敏感的权力,皇帝们对此十分谨慎,于谦掌控的就是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权力,假如换个人,如果有异心,那么国家动乱势必不可挽回。

史料记载:

“前后征调,皆谦独运。当军马倥偬,变在俄顷,谦目视指屈,口具章奏,悉合机宜。僚吏受成,相顾骇服。”

基本上当时部队的调动,全部由于谦独自控制,亲自下达命令,口述奏折内容,属下则只按命令行事,是既佩服又省心。

京城保卫战的胜利扭转了国运,同样让人佩服的是朱祁钰,朱祁钰在战后依旧重用于谦,放权给于谦,可见朱祁钰对于谦的信任。

史料记载:

“论功,加谦少保,总督军务。”

京城防卫被于谦调配得面面俱到,不论是国内叛乱还是边境敌扰,于谦都能妥善解决,这简直是上天派下来的救世主。如此大的功勋,朱祁钰可以接纳,但不代表朱祁镇可以接受。

如果权臣的功劳太大,置皇帝于何地,况且朱祁镇刚刚复位,而全朝廷基本都是于谦的拥护者,这让朱祁镇如何安心做他的皇帝。帝王心术就是如此微妙,在我看来,朱祁镇要*于谦,也并非都是石亨、徐有贞的诬陷,朱祁镇本身也想*于谦来立威信。


明代于谦的结局,于谦明朝结局(5)

树敌太多

于谦有大批的拥护者,这毋庸置疑,而于谦的刚正不阿也得罪了很多人,官场之上,做得对不代表就好,如果权势太大,一方面树敌太多,另一方面也会遭很多人忌恨。

徐有贞曾建议南迁,于谦果断否决,徐有贞这个梁子早就结下了,自不必多说。

史料记载:

“比寇初退,都御史罗通即劾谦上功簿不实。御史顾躭言谦太专,请六部大事同内阁奏行。”

于谦在政务处理上也比较执着,优秀的人就提拔,能力欠缺或品行不端的就不用,在潜移默化间,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动了不少人的蛋糕。所以就算于谦功勋卓著,也有人弹劾于他,说他功劳虚假,独断专行之类,好在朱祁钰力排众议,坚持重用于谦,这才让那些言官闭嘴。

石亨本是个优秀的武将,曾经犯过错误,却被于谦破格提拔,德胜门之捷立下大功,要对比功劳,于谦必定比石亨大很多,而石亨得到了世袭侯爵,这让石亨感觉惭愧。

理论上说,石亨是于谦亲自提拔,本应是很亲近的同事关系,而于谦并没有拉拢石亨,在石亨提议提拔于谦的儿子于冕之时,这本是好意,于谦则干脆得拒绝了,还说了石亨很多不是。这样的做法让于谦多了一个强敌,也正是石亨的不快,成了夺门之变的导火索。

只不过于谦的性格就是如此,他一直站在的国家利益之上,刚烈耿直是他的秉性,根本无法改变,想来如果出现时间机器,可能于谦仍会如此去做。

明代于谦的结局,于谦明朝结局(6)

生得伟大,死得冤屈,仿佛是那些英雄不变的宿命,但后世人不会忘记站在北京城头上,那个意气激昂的于谦。

,

栏目热文

明代于谦简介简短(明代于谦个人资料简介)

明代于谦简介简短(明代于谦个人资料简介)

于谦(1398~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属河南省商丘),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

2023-12-29 10:27:24查看全文 >>

明朝于谦的样子(明朝于谦个人资料详细)

明朝于谦的样子(明朝于谦个人资料详细)

于谦:明朝的忠义之臣,文坛的璀璨明星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在明朝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

2023-12-29 10:56:19查看全文 >>

明朝于谦活了多少岁(明朝于谦是否被捧得太高)

明朝于谦活了多少岁(明朝于谦是否被捧得太高)

1449年,明朝差点灭亡了。当年,瓦剌首领也先率领大军来犯。明英宗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带着20万大军御驾亲征。当他...

2023-12-29 10:28:24查看全文 >>

明朝于谦的真正身世(明朝于谦个人资料及家世)

明朝于谦的真正身世(明朝于谦个人资料及家世)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杭州市上城...

2023-12-29 11:00:44查看全文 >>

茄子汤最好吃的做法(茄子汤正宗做法)

茄子汤最好吃的做法(茄子汤正宗做法)

秋天,吃茄子正当季,时令、新鲜,价格还便宜,家里的餐桌上,经常能看到茄子,秋季干燥,吃些茄子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秋天的...

2023-12-29 10:41:25查看全文 >>

明朝于谦活了多久(明朝于谦有多厉害)

明朝于谦活了多久(明朝于谦有多厉害)

中国历史中向来不缺英雄,可是,有些英雄在后世虽然赢得了身后英名,可在当朝却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孤勇,并...

2023-12-29 11:03:24查看全文 >>

民族英雄于谦的故事(于谦民族英雄事件)

民族英雄于谦的故事(于谦民族英雄事件)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这首诗可以说是完全概括了于谦的一生。于谦,字廷益...

2023-12-29 10:20:42查看全文 >>

景泰帝和于谦(朱祁钰为啥不杀朱祁镇)

景泰帝和于谦(朱祁钰为啥不杀朱祁镇)

1449年8月的“土木之变”,是明朝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明朝皇帝被俘,几十万军队几乎全军覆没。蒙古大军兵临皇城之下,虎视眈...

2023-12-29 10:41:18查看全文 >>

于谦的英雄事迹简短(关于于谦的故事简短)

于谦的英雄事迹简短(关于于谦的故事简短)

英雄是什么????英雄是在国家出现危难之时,总有一些人挺身而出,为国效力,这样的人,我们称为英雄。英雄之所谓英雄敢为人之...

2023-12-29 10:48:42查看全文 >>

明朝于谦为什么被斩(明朝于谦功过)

明朝于谦为什么被斩(明朝于谦功过)

文|陈昂“夺门之变”后,复辟的朱祁镇主要做了两件事:封赏和罚罪。“夺门”当日,朱祁镇即命徐有贞以原官兼学士入内阁预机务。...

2023-12-29 10:49:20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