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育儿 >

和孩子产生共情的感悟(与孩子相处的感想与收获)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04-23 08:15:55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共情”虽然不是什么新鲜名词了,但是对于一些新手爸妈来说,还是有一部分人不了解共情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与孩子产生共情,是交流的最好方式?

孩子是第一次做孩子,父母也是第一做父母,孩子在跌跌撞撞中成长,父母在磕磕碰碰中探索如何才能做一个合格的爸爸妈妈。孩子小的时候,身为父母的我们总是幻想孩子长大后的样子,总是幻想着我的孩子会是一个活泼、开朗、懂礼貌的孩子,但是现实的残酷狠狠的打击了我们,这种阳光懂礼貌的孩子变成了隔壁家的孩子!

那个一言不合就躺地上打滚的孩子更像是自己家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

和孩子产生共情的感悟,与孩子相处的感想与收获(1)

孩子在慢慢长大,他们慢慢的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产生了行为,在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时,在想法不被理解时,他们会哭会闹,会发脾气。

孩子在便利店发脾气撒泼不肯走的时候,身为父母的你们是不是很尴尬,很无奈呢?

让孩子去写作业,孩子非要看电视,再三劝说无效下,是不是变身“吼妈”,最后孩子不情不愿的,磨磨蹭蹭的去写作业了,你还余怒未消!

和孩子产生共情的感悟,与孩子相处的感想与收获(2)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们也会经常遇到孩子哭闹,发脾气经常摔东西等等,遇到这种情况,父母通常都是很焦虑的,打不得,骂不得,不管他们,任由他们哭闹,看着孩子哭得撕心裂肺,父母也是揪心揪肺!

其实,孩子的每次行为都是有目的性的,如果父母平时缺少细致的观察,就会不知不觉中了孩子的“圈套”!

阿黛尔.法伯说“帮助孩子,就要面对他们的感受”,与孩子产生共情,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与孩子沟通!


那么身为家长,如何与孩子产生共情呢?要与孩子产生共情,我们要怎么做呢?


与孩子产生共情,家长朋友们只需要做两点“听”和“做”即可!

身为新手爸妈的我们来说,我们又该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要做到与孩子共情,我们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入手:


和孩子产生共情的感悟,与孩子相处的感想与收获(3)

1、全神贯注的聆听孩子说话


不知道新手爸妈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孩子在和你说一些事情的时候,你一边做别的事情,一边回应他,最后会让孩子特别沮丧的离开!但是如果孩子再和你沟通一些事情的时候,你能放下手上的工作,全神贯注的聆听孩子的说话,孩子最后会特别高兴!

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点就是:全神贯注的听孩子说话


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我们就要有听人说话的态度,首先摆正态度,放下手上正在做的事情,其次端正看着孩子,给孩子回应,表示你在听他说话!不要一边做自己的事情,一边听孩子说话!

和孩子产生共情的感悟,与孩子相处的感想与收获(4)

2、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我们在听的时候,也不能只是听孩子说完,还要适当的给孩子回应,表示你在听,也可以帮助孩子理清楚他们自己的思路。


有如下一个情景:孩子的铅笔丢了,孩子和家长的对话,家长的不同态度,直接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情景一:

孩子:有人偷了我的铅笔。

妈妈:你确认不是自己弄丢的?

孩子:没有,我去洗手间的时候,它还在课桌上呢。

妈妈:谁让你乱丢东西。

妈妈:(开始说教)你怎么总是这样,这不是第一次了,告诉你多少遍了,东西放在课桌里面,你就是不听。

孩子:(愤怒)别烦我了。

妈妈:(生气)不许你这么说。

结果显而易见:孩子和妈妈不欢而散。

如果妈妈换一种方式和孩子沟通会怎么样呢?


情景二:

孩子:有人偷了我的铅笔!

妈妈:哦?

孩子:我去洗手间的时候,它还在课桌上呢。

妈妈:嗯

孩子:我已经是第三次丢铅笔了。

妈妈:噢

孩子:从现在起,我离开座位的时候,把笔放到课桌里面就不会丢了。

妈妈:是这样呀

这个情景,从开始到结束,妈妈并没有说很多话,但是却帮助孩子解决了问题!这就说明:父母一关心的态度,使用“哦”“嗯”“是这样啊”这样简单的话来回应孩子,孩子就能在叙述的过程中,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感受,从而有可能自己找到解决的办法!

情景二的孩子就是在与父母的对话中找到了自己思路,并且自己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和孩子产生共情的感悟,与孩子相处的感想与收获(5)

3、用说出孩子的感受,代替否定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听到可以描述他内心感受的词语时,他会深感欣慰,因为有人认可了他的内心感受。


我们越是想让孩子摆脱不好的感受,不管我们的态度多好,孩子只会更难过,而当我们说出孩子的感受时,孩子的情绪则会慢慢好转。

身为父母的我们,通常不会说出孩子的感受,因为我们担心这样做,会让孩子更难过。其实刚好相反,当孩子听到这些说出他们心声的话语时,他们心里会感到安慰,会感觉有人能理解他们内心的感受,而逐渐缓和情绪。


和孩子产生共情的感悟,与孩子相处的感想与收获(6)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代替逻辑上的解释!


情景一:

孩子:妈妈,我想吃面包夹乳酪

妈妈:但是咱们家没有乳酪了

孩子:(有点生气)不

妈妈:你可以加一些番茄酱

孩子:我就要,我就要乳酪!

妈妈:(有点生气)我告诉过你,家里没有乳酪了

孩子开始在地上打滚

妈妈:(很无奈)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换一个方式,我们说出孩子的感受呢,结果又会怎么样呢?


孩子:妈妈,我想吃面包夹乳酪

妈妈:真希望咱们家有乳酪

孩子:我就要吃面包夹乳酪

妈妈:听得出来你很想吃

孩子:我真希望现在就能吃到

妈妈:我真希望可以给你变出来一盒乳酪

孩子:那...我就吃点面包夹番茄酱吧

妈妈:好的,宝贝!


从这两个情景,我们可以看出来,不一样的说话技巧可以收获不同的结果!孩子要的并不多,只要是家长可以理解他们,他们就会很开心。

有时候,孩子对于某种东西的渴望心情一旦得到了理解,他们就能比较容易接受现实。


与孩子产生共情,才是交流的最好方式,亲爱的宝爸宝妈们,你们都get到了吗?

读书都是死的,要想实际的解决问题,我们还需要去实际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场景中,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最后祝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快乐健康的成长。

声明:本文出自北京巧手教育公众号,转发只为大家更好的去学习交流,禁止其他机构个人媒体转发本文。

i

栏目热文

和孩子共情后怎么拉近关系(怎么拉近和孩子亲密关系)

和孩子共情后怎么拉近关系(怎么拉近和孩子亲密关系)

文/兰兰编辑/兰兰国际知名的儿童剧团到茗茗所在的城市进行演出,茗茗爸爸排了好长时间的队才买到了三张票,周末带着茗茗去看她...

2023-04-23 08:04:36查看全文 >>

怎么跟孩子共情(和孩子共情怎么相处)

怎么跟孩子共情(和孩子共情怎么相处)

在各种育儿方法里,“共情”是经常出现的一个高频词,许多父母也在有意地变得更有同理心,去理解孩子背后的行为和情绪,让我们通...

2023-04-23 08:35:43查看全文 >>

怎样培养孩子共情能力(如何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

怎样培养孩子共情能力(如何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

孩子有细腻的感情会对他的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家长要让他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感情就像是孩子的“魔法棒”,可以帮他应对很多...

2023-04-23 08:47:50查看全文 >>

和孩子共情的正确方法(儿子早恋的最佳处理方法)

和孩子共情的正确方法(儿子早恋的最佳处理方法)

在生活当中,有很多父母看似和孩子的关系很好,实际上却难以准确的捕捉到孩子细微的变化。说起来父母算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可随着...

2023-04-23 08:01:31查看全文 >>

与孩子共情的对话案例(如何把话说进孩子心里案例)

与孩子共情的对话案例(如何把话说进孩子心里案例)

“文 | 开心果妈妈(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我们小时候,似乎就是在父母的说教中长大,我们有多厌恶父母的说教,孩子...

2023-04-23 08:28:03查看全文 >>

共情的四个步骤(共情的正确方法)

共情的四个步骤(共情的正确方法)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身边有个“善解人意”的人,在自己高兴或难受的时候,能接受和认可自己的感受。这样,才会觉得自己被人理解、关...

2023-04-23 08:18:59查看全文 >>

怎样让孩子有共情能力(怎么培养小孩共情能力)

怎样让孩子有共情能力(怎么培养小孩共情能力)

那天看到新闻,一个小女孩刀功一流,自己和弟弟都生病了,妈妈还离开了他们。小女孩帮助爸爸做饭,还照顾弟弟,把蔬菜水果都切成...

2023-04-23 08:48:33查看全文 >>

和孩子共情解决办法(和孩子之间共情正确方法)

和孩子共情解决办法(和孩子之间共情正确方法)

有没有偶尔觉得,孩子不听话,脾气发得莫名其妙,真是不懂Ta。如果跟孩子吵起来,不但问题得不到解决,反而弄得大家都很生气,...

2023-04-23 08:17:25查看全文 >>

共情的常用语100句(共情沟通技巧和方法)

共情的常用语100句(共情沟通技巧和方法)

1、希望我是一个可以让你心动的人,而不是权衡取舍分析利弊后觉得不错的人;2、曾以为走不出的日子,现在都已回不去了;3、希...

2023-04-23 08:13:17查看全文 >>

怎样引导6岁孩子的感情(小孩6岁了还能培养感情吗)

怎样引导6岁孩子的感情(小孩6岁了还能培养感情吗)

《你的6岁孩子》,这是一套丛书中的一本,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孩子,美国著名的“格赛尔人类发展研究所”的一群儿童研究专家,...

2023-04-23 08:30:42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