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
后来终于有科学家站出来研究鳗鱼来自哪里了。1922年,约翰内斯施密特为了解开鳗鱼发源地的秘密展开了长达20年的研究,他利用在大西洋捕捞船的作业区域和捕获的鳗鱼大小,用统计学的方法预测鳗鱼的发源地,经历了无比巨大的工作量后,这位“毅力帝”终于得出结论,最小的鳗鱼均在在马尾藻海捕获,也就是说鳗鱼的交配产卵孵化都在马尾藻海,这一理论一直影响到现在,科学家们只能相信这个耗费20年的研究成果。
不过奇怪的是,时至今日也没有人在马尾藻海捕捞过成年鳗鱼,甚至马尾藻海的食肉鱼类的胃中也只有鳗鱼幼鱼。
鳗鱼的出生地充满神秘,你以为鳗鱼仅此而已吗?事实上鳗鱼的一生可以用神秘来形容。
幼年期的鳗鱼在深海孵化,那时的鳗鱼幼鱼体长6厘米左右,体重仅0.1克,它的头狭小,身体高、薄且透明,就像片叶子一般,所以称为“柳叶鳗”,它的体液几乎和海水一样,所以可以很省力地随着洋流跨越6500公里长距离的漂送到达近海。
柳叶鳗
“柳叶鳗”在抵达岸边前一个月才开始变态发育为身体细长透明的流线型,此时的鳗鱼又称为“玻璃鳗”。鳗鱼苗不能用人工繁殖来培育,所以在每年12月-1月间渔民们会忙着在河口附近的海岸,用手叉网来捕捞正要溯河的“玻璃鳗”来卖给养殖户。
玻璃鳗
溯河后的鳗鱼慢慢从一种咸水鱼变成一种淡水鱼,此时身体开始积累黑色素,这时便进入成熟期“鳗线期”,这也是养殖业鳗苗的捕捉来源。
鳗鱼在淡水环境中继续发育成完全体“黄鳗”,鱼腹部呈现黄色。这一阶段是鳗鱼最长的阶段,为重回海里做准备,如果不能洄游到海里,鳗鱼将一直保持“黄鳗”阶段,瑞典1859年一条被丢入井里的鳗鱼,它保持了黄鳗形态“苟”到了2014年才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