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只坚持到最后也没见到海的鳗鱼
当鳗鱼确认洄游条件满足、营养物质积累充足后,它们便将自己的消化系统退化,再也不用进食,同时眼睛扩张,鱼鳍加宽,变成和带鱼类似的深海鱼,颜色也变成深海鱼类的标配体色银色,以适应洄游至深海产卵。这时鳗鱼才算是完全变化完毕,此时的鳗鱼被称为“银鳗”。
鳗鱼直到成长到“银鳗”阶段才开始有性别区分, 鳗鱼的性别是环境决定的,族群数量少时,雌鱼的比例会增加,族群数量多则减少,整体比例有利于族群的增加。然后鳗鱼再次消失在了深海,数月之后密密麻麻的“柳叶鳗”又开始了它们奇特而神秘的成长之路。
毫无争议,银鳗在交配完成后便走完了它们传奇的一生,2012年一个欧洲团队给鳗鱼装上了定位器来研究黄鳗洄游路线,结果707条鳗鱼的信号最终全部消失在了海平面以下3千米以下,并没有人能推测出到底多少鳗鱼能到达繁殖地,但是毫不夸张地说这次旅行是接近十死无生的死亡之旅。
鳗鱼的艰难旅途,一直都有人类的雪上加霜,从只捕捉黄鳗到捕捉玻璃鳗来人工饲养,没有人清楚如今柳叶鳗到玻璃鳗的这一成长过程中遭遇了什么,但是人们捕捉的玻璃鳗数量正在断崖式的下跌,2019年日本鳗鱼捕获量只有21吨,比前几年断崖式下跌90%以上。而在最近,日本鳗的鳗苗遭遇极度严重的鱼荒,日本国内外的捕获量只有去年同期的约1%,相当于基本没捞到什么东西。
鳗鱼有趋光性,日本渔民在打捞鳗鱼幼鱼
鳗鱼在全世界有18种,目前原本数量最多的日本鳗也成为了濒危物种,未来还能不能吃上便宜且美味的鳗鱼,还要看养殖技术的突破,中国鳗鱼养殖(以欧洲鳗和日本鳗为主)总产量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0%,未来还得靠中国来突破这一瓶颈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