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为内蒙古,粉色为蒙古国
不过,同一件事,从我们中国人看来,则完全不一样。
从我们中国人的角度看,根本就不是“我们抢了他们的地方”,而是“他们分裂了出去”。
可见同一件事,从不同的立场出发,看到的是非对错,竟能如此不同。
有一点是肯定的:今天内蒙古的蒙古人,收入和生活水平,远高于蒙古国的蒙古人,内蒙古的蒙古人对“中国”的认同程度较高。然而事实上,即使在内蒙古人内部,他们又细分为准噶尔,科尔沁,喀尔喀……等等一大堆部落,蒙古人在历史上是内战不断的一个民族,所以,内蒙古的蒙古人和外蒙古的蒙古人,彼此之间的认同度,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高。
蒙古国草原
蒙古国民对中国看法六:部分蒙古国民蔑称中国人“胡扎”是的,在蒙古国,他们的国民对我们中国人,也有蔑称。
他们蔑称我们为“胡扎”。
什么叫“胡扎”呢?
一般认为,是山西话“伙计”的读音。
那么,蒙古国的某些国民,为什么要用山西话的“伙计”(胡扎)来蔑称我们呢?
原来,在清朝和民国时期,有大量的山西人,“走西口”,出长城,到达蒙古高原,经商谋生,例如,用中原汉地的米、面、茶、布等商品,与蒙古人交易畜产品。
不过,一两百年下来,有些蒙古人对山西商人产生偏见,认为山西商人“不诚信”。
久而久之,有一部分蒙古人,开始恶意模仿山西商人常说的“伙计”一词,读成“胡扎”,并用来指代汉人、中国人。
而在蒙古国某些国民的语境里,“胡扎”这个蔑称,有“不可靠的人、信不过的人”的意思。
那么,到底当年“走西口”的山西商人,有没有什么“不诚信”的行为呢?这个,对不起,老冯我真的不知道。
好了,今天老冯和大家侃到这。明天再聊。
尾声
各位粉丝朋友,今天为你写到这,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趣又有料,请帮我转发给更多的朋友,期待更多人因为读史而受益!
粉丝们,你有什么话要对老冯说的,就尽情留言吧,老冯会尽量回复!您的每一句留言,我都会认真看哦!
老冯的电子文集,每集约200页、每集含文约30篇,PDF格式,下面是书单:
《冯学荣谈经济常识》
《冯学荣说大千世界》一套五册
《冯学荣精品散文集》一套四册
《世界的真相其实很有趣》
《冯学荣杂文集》一套两册
《冯学荣谈历史》一套五册
《日本为什么侵华》
《不忍面对的真相》
《隐动力》
《冯学荣谈财富、三观与自由》
《亲历北洋:从共和到内战》
《中国历史的侧面Ⅱ》
部分图书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