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闽南语是世界上特别古老的语言(闽南语起源于哪里)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2-10-28 20:52:57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注:唐音据罗常培《汉语音韵学导论》附录《唐诗拟音举例》(125页),中华书局1956年5月版。

词汇方面,古代、近代的语言现象闽南均有保留。如:

《诗经·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闽南话:目珠金金相、七相八相。)

《礼记·月令》:“行糜粥饭食。”《释名·释饭食》:“糜,煮米使烂也。”(闽南话:暗暝食饭也食糜?)

《国语·越语》:“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战国策·赵策四》:“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闽南俗谚:“入门乌,生丈夫。”)

再看《世说新语》与闽南话的比较:就人称代词而言,“我”、“汝”、“伊”(《世说新语》中最重要的三种人称代词用于对话场合不受任何条件限制),还有用作近指代词的“者”、“阿堵”,用作远指代词的“许”等,闽南话至今沿用;就称谓系统而言,“阿瓜”、“阿龙”、“阿兄”、“阿奴”、“阿母”、“阿大”这些曾经盛行于汉魏六朝的称呼语,今天在闽南仍不绝于耳。

语法方面,在闽南话中,“中心语 修饰语”的构词方式属于正常现象。例如:

普通话 闽南话 普通话 闽南话

母鸡——鸡母 客人——人客

日历——历日 热闹——闹热

这种同素异序现象古汉语中不乏见。如北宋·李觏《惜鸡》诗:“吾家有鸡母,乘春数子生。”唐·杜甫《感怀》诗:“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唐·太上隐者《答人》诗:“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唐·白居易《雪中晏起偶咏心怀》诗:“红尘闹热白云冷。”

闽南话的“未”和“无”与古汉语的用法也很接近,可放在句末,表示询问语气。如:

大车开未?(汽车开了吗?)——今哭而不悲,君知其解未?(《汉书·外戚传》)

汝有接着批无?(你接到信了吗?)——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

2.存在大量的文白异读现象,几乎各成体系(双下划线表示文读,“ _ ”表示白读)。

闽南语是世界上特别古老的语言,闽南语起源于哪里(5)

3.声简(14)韵繁(80多)声调多(7)。

与普通话比较而言,闽南话的声母很简单,只有14个(包括零声母),但是韵母却特别复杂,有80几个,声调也多达7个。

闽南语是世界上特别古老的语言,闽南语起源于哪里(6)

三、什么是闽南文化

顾名思义,闽南文化是闽南人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结晶。有人说,闽南文化是移民文化,也有人说,闽南文化是地域性文化。闽南文化实际是闽南人在中原地区汉民族的移民文化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创新而形成的地域性文化。虽发源于中原,但也融入了古越族文化、吴楚文化,还兼收并蓄了外来文化(如阿拉伯、东南亚)的精华;虽形成于闽南地区,却远播台湾(台湾文化带有极深的闽南文化的烙印,如语言、风俗、宗教、戏曲、建筑等,故人们也常合称为“闽台文化”)、香港和东南亚等。说到底,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中华文化系统中的位置可用下面的图示简略表明:

中华文化——汉民族文化——闽文化——闽南文化

闽南语是世界上特别古老的语言,闽南语起源于哪里(7)

四、闽南文化的主要特点

闽南的地域文化属于海洋文化。这里从宋代起就有精耕细作的农业,人口繁衍迅速,很快就显得人多地少(据说是八山一水一分田),资源短缺。宋元时代的泉州港就发展了规模巨大的造船业和航海业。惠安人谢履的《泉南歌》说:“泉州人稠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地辟。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也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泉州,海上丝路文化融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东西方经贸交流、人员往来深深影响着这方水土,泉州至今仍保存着最为传统、丰富,最具代表性的海洋文化元素。体现在语言上,那就是双向交流频繁,吸收与远播并见,相互影响深远。

汉唐的外语借词以宗教文化为主,这是因为发源于古印度的佛教在闽南曾极为盛行。泉州话表示“中意”的“百八”源于佛教(念佛计数的数珠,以108颗为上品);泉州话表示命运多舛的“业”、“业命”源于印度古梵语karma(佛教称恶因为“业”);泉州话形容人“凶狠、蛮横”的“牛头狱卒”源于佛教(“牛头狱卒”为阴间的鬼卒)。这里还应提及的是泉州话中最早的外语借词“菠伦”系源于古国名palinga(即今尼泊尔)。据《唐会要》记载:菠菜是唐太宗时由尼婆罗国输入中国的。

宋元的外语借词以商业文化、饮食文化为主,大都带有东南亚文化的色彩。如借自印尼——马来语的“镭”(duit,铜板,钱)、“雪文”(sabun,肥皂)、“洞葛”(tongkat,西式拐杖)“加暴棉”(kapok,木棉)、“罗黐(面包)”(roti)、“烛龟蜡”(cokelat,巧克力)等;借自菲律宾他加禄语的“帕叟”(peso,钱)、“达马哥”(tabako,吕宋雪茄烟)、“甘仔得”(kamati,西红柿)等。

中国古乐的“活化石”——泉州南音中有一种竖吹的笛子,学名叫“洞箫”。唐代以管长给这种乐器命名,所以叫“尺八”。本地的民间乐师至今仍称洞箫为“尺八”。日本也保存着这种乐器,而且也叫“尺八”。

东京的江户博物馆有一件出土文物“急须”,实际是奈良时代(710—794)的一把茶壶。导游在介绍这件文物时,对管茶壶叫“急须”,感到不可思议。实际应是“急烧”,即“药铫子”或“药罐子”)。如唐·李商隐《肠》诗:“热应翻急烧,冷欲彻微波。”宋·黄裳《龙凤茶寄照觉禅师》:“寄向仙庐引飞瀑,一簇蝇声急须腹。”

在印尼—马来语中,有hia(兄:哥)、kipsio(急烧:药罐子)、tenga(中仔:中间)、lamsam(滥糁:随便)等;在菲律宾他加禄语中有tokwa(豆干:水分比豆腐少的豆制品)、caipo(菜脯:萝卜干)等。

闽南话对英、美等国语言的影响少一些,主要集中在茶叶、龙眼、丝绸上。如:tea(茶)、congo(u)(功夫茶)、oolong(乌龙)、souchong(小种)、longan(龙眼)、silk(丝)。屈指可数的几个闽南话借词,却充分体现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输出的闽南地方特产在对外贸易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闽南语是世界上特别古老的语言,闽南语起源于哪里(8)

栏目热文

闽南语保存古汉字最多吗(哪些闽南语至今保留着古汉语)

闽南语保存古汉字最多吗(哪些闽南语至今保留着古汉语)

闽南文化是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中原河洛汉人南下与闽南原住民交流融合而形成,经宋元不断吸收阿拉伯等外来文化而臻于成熟,明清...

2022-10-28 20:57:43查看全文 >>

专家眼中最古老的闽南语是哪里(哪里讲闽南语才是最正宗的)

专家眼中最古老的闽南语是哪里(哪里讲闽南语才是最正宗的)

闽南方言是中国汉语的一个较大的方言,俗称"闽南话"或"闽南语"。它的前身乃是中古时期,中华民族中原地区的主要语言。即公元...

2022-10-28 21:15:03查看全文 >>

闽南语是最古老语言吗(闽南语历史有多久)

闽南语是最古老语言吗(闽南语历史有多久)

闽南方言的源头来源于中原语,在汉语七大方言分化树形图中可以看出,闽南语属于历史发展的第三层次,闽南语系闽方言的次方言。古...

2022-10-28 21:33:19查看全文 >>

哪些闽南语至今保留着古汉语

哪些闽南语至今保留着古汉语

福建自古为闽越蛮荒之地,历史上各个时期中原地区以及吴楚地区均有规模或大或小的移民迁入,魏晋南北朝时,中原经过八王之乱,五...

2022-10-28 20:50:57查看全文 >>

闽南语与古汉语对照(闽南语和古语的区别)

闽南语与古汉语对照(闽南语和古语的区别)

很多闽南话的日常用语,闽南人习以为常地使用着,可是要具体的和咱们的文字对应起来,却碰到了困难。这是因为我们今天用的普通话...

2022-10-28 20:44:41查看全文 >>

闽南话最正宗的古汉语(闽南语为什么是最古的汉语)

闽南话最正宗的古汉语(闽南语为什么是最古的汉语)

闽南语,汉语七大方言之一,主要分布在闽南、闽东北、浙东南、粤东、粤西以及海南岛等地方。全世界使用闽南语的人超过了7000...

2022-10-28 21:08:41查看全文 >>

为什么说闽南语是古汉语的活化石(据说闽南语最接近古汉语)

为什么说闽南语是古汉语的活化石(据说闽南语最接近古汉语)

1、坐标是湖北省的大冶市,六大语系中属于赣方言区。但严格来说,大冶方言又不是完全的南昌话为代表的江西腔调的,偶尔还夹杂点...

2022-10-28 20:51:57查看全文 >>

闽南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吗(闽南语历史有多久)

闽南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吗(闽南语历史有多久)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第一部分:积累运用(40分)一、选择题。(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的一项...

2022-10-28 21:12:58查看全文 >>

为什么闽南语不能对应汉字(闽南语为什么是最古的汉语)

为什么闽南语不能对应汉字(闽南语为什么是最古的汉语)

本人是一名土生土长二十多年的闽南女娃娃,最近却发觉自己很多闽南语都不懂!我们都知道,有一些闽南语的表达和普通话对应的汉字...

2022-10-28 21:24:46查看全文 >>

闽南语有自己的字吗(闽南语正字查询)

闽南语有自己的字吗(闽南语正字查询)

闽南语,据传起源于黄河、洛水流域,在西晋时期、唐朝、北宋迁移致福建南部,发祥于福建泉州。现主要分布地除闽南地区和台湾地...

2022-10-28 21:10:20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