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八字竹中发生的非同义突变SNP位点和造成移码突变InDel数量比厚竹中多,而这2种突变更容易导致编码蛋白表达、功能甚至形态性状的改变。
将八字竹和厚竹中发生在编码区非同义SNP、InDel和SV与GO和KEGG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并进行功能注释,发现在八字竹和厚竹中ADP结合、碳水化合物合成和防御反应这3个过程中都富集显著。

对黄槽毛竹、绿槽毛竹、野生毛竹任意2种之间的变异基因进行GO分析时,同样发现ADP结合过程显著富集。
通过KEGG富集分析发现,在八字竹和厚竹中,膜转运、mRNA生物合成、带有EC编号的酶和糖基转移酶等途径显著富集。

除此之外,八字竹中倍半萜类和三萜类生物合成通路(q=0.0002)和离子通道通路(q=0.0099)也显著富集,周民兵等人的研究同样也富集到离子通道中。
厚竹除了倍半萜类和三萜类生物合成通路(q=0)显著富集外,糖基转移酶(q=0.0053)和带有EC编号的酶(q=0.0267)也显著富集。

其中糖基转移酶属于基因和蛋白质相关途径,带有EC编号的酶属于代谢相关途径,这些通路的富集可能与毛竹变异类型在适应过程中重要功能有关。
也有研究在毛竹中提取到黄酮-C-糖基转移酶基因,并发现其在叶中表达量最高,毛竹竿型变异情况较为复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