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清朝上朝的正确方式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03-10 21:44:47作者:YD166手机阅读>>

《贞观长歌》中,唐朝大臣是这样上朝的(下图)。

清朝上朝的正确方式,(5)

《汉武大帝》中,汉朝大臣是这样上朝的(下图)。

清朝上朝的正确方式,(6)

总之,这些电视剧中大臣上朝的场面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公司老板召集员工开会,让员工当场讨论重要大事,然后老板当场决议。用《水浒传》中开篇的情景来形容,就是:

话说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佑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宸殿,受百官朝贺……当有殿头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只见班部丛中,宰相赵哲,参政文彦博出班奏曰:“目今京师瘟疫盛行,伤损军民甚多。伏望陛下释罪宽恩,省刑薄税,祈禳天灾,救济万民。”天子听奏,急敕翰林院,随即草诏,一面降赦天下罪囚,应有民间税赋,悉皆赦免;一面命在京宫观寺院,修设好事禳灾。

从影视剧和小说中看,中国古代官员的上朝方式似乎千篇一律,他们都是在宫殿中面见皇帝,一如现代的上班族到会议室参加公司会议。那么,古代官员上朝真的是这样吗?

朝会的起源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朝会作为古代一项重要的礼仪,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早在先秦时代,中国就形成了早期的朝会制度,但限于史料的不足,具体的制度已难考证。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套严格的朝会制度,规定“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明确了皇帝独一无二的地位,加强了皇帝的权威。

刘邦建立汉朝后,推崇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对朝会制度进行简化,这实际上体现了一个平民对皇帝的想象。刘邦的行为使我想到了一个网络上的搞笑段子:古代有两个老农民畅想皇帝的奢华生活,一个说:“我想皇帝肯定天天吃白面膜吃到饱!”另一个说:“不止不止,我想皇帝肯定下地都用的金锄头!”

刘邦及其功臣多为平民出身,平时以朋友相称,上朝时依然如此,难免使上朝形同乡村酒席。一次,群臣饮酒争功,有人喝醉后大呼小叫,拔剑击柱,完全失态,就连刘邦也无法再忍受了。精通儒学的大臣叔孙通趁机请求制定上朝的礼仪,刘邦当即采纳。叔孙通融合古礼和秦礼,经过无数次演练后,终于制定出了一套完备的礼仪。公元前200年10月,群臣在长乐宫正式举行了第一次上朝仪式“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帜。传言‘趋’。殿下郎中侠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大行设九宾,胪传。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结果,“竟朝置酒,无敢讙譁失礼者”,刘邦不禁叹道:“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从此,刘邦开始实行严格的上朝制度,以彰显皇帝的权威。

清朝上朝的正确方式,(7)

汉长乐宫复原图

不过,这种大型朝会在西汉前期并不是频繁举行的,除了在岁首定期举行外,其他时候都是不定期举行的。公元前68年,汉宣帝亲政后,明确规定五日一朝。自此以后,朝会分大朝和常朝两种方式,大朝即岁首举行的朝会,常朝即五日一次的朝会。

西汉的朝会开始于“夜漏未尽七刻”,“夜漏未尽七刻”相当于现代的凌晨,这便是人们俗称的早朝。早朝的参与人员虽然众多,但有资格上殿者只有“二千石以上”的官员,低于“二千石”的官员是没有资格上殿的。此外,皇帝会特许个别大臣“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以示优待,萧何是西汉历史上,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享受这个待遇的大臣。

西汉的朝会具有在殿内举办、在凌晨举行、文官在东方、武官在西方等鲜明地特点。西汉灭亡后,东汉、西晋、唐朝、北宋、南宋等朝代的朝会制度虽然不尽相同,但都继承了西汉朝会制度的外在形式。

宋朝话本和元朝戏曲兴起后,西汉式的朝会仪式得到了广泛传播。明清小说兴起后,西汉式的朝会仪式更是广为人知,以至于现代的影视剧作品也普遍采用了这种形式。

影视剧中普遍采用西汉式的朝会仪式不能说全错,也不能全对。之所以这样说,还要从大朝和常朝说起。

大朝和常朝

先说大朝。

两汉时期的大朝只在新年的第一天早晨举行。需要注意的是,西汉时期大朝的时间在公元前104年前后发生过一次重要的变化。公元前104年前,西汉沿用秦历,以十月的第一天为岁首;公元前104年后,西汉采用太初历,以正月的第一天为岁首(这也是农历春节的起源)。

西晋时期的大朝在正月晨贺的基础上增加了昼会。唐宋时期的大朝除在正旦(正月初一)举行外,还在冬至、五月朔(五月初一)、千秋节(皇帝的诞辰)举行。明清时期的大朝则是在正旦、冬至、万寿节(皇帝的诞辰)举行。

无论对皇帝,还是对大臣,大朝都是最隆重的活动。两汉和西晋时期举行大朝时,皇帝会赐给大臣羹饭,大臣席地而坐,饭前先听一次宫廷音乐,饭后再听一次宫廷音乐,饭后音乐结束后,大臣方才离开宫殿。可以说,大朝是君臣同乐的日子,用通俗的话来说,大朝就是大臣给皇帝拜年,皇帝在家中设宴款待大臣,大家一起享受新年的快乐。

唐朝举行大朝时,大臣亦席地而坐。自唐朝以降,大臣不再享有席地而坐的待遇,宋朝的大臣是站着的,明朝和清朝的大臣都是跪着的。

明清以前,大朝举行的地点并不太固定,进入明清时期后,大朝举行的地点便固定了下来,这便是故宫中的太和殿。明清时期的大臣在大朝时会三次跪唱山呼,第一次曰“万岁”,第二次亦曰“万岁”,第三次则曰“万万岁”。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听到的“万岁万岁万万岁”便来源于此。

清朝上朝的正确方式,(8)

栏目热文

清朝上朝是一直跪着吗(清朝上朝是站立还是跪着)

清朝上朝是一直跪着吗(清朝上朝是站立还是跪着)

说起大臣上朝,我们看到的清宫剧就是皇帝高高在上,大臣一直在下面跪着,有的好一点就是站着。那么,古代上朝的时候真的就是这样...

2023-03-10 22:08:57查看全文 >>

清朝每天上朝的是什么官(清朝几品官才可以每天上朝)

清朝每天上朝的是什么官(清朝几品官才可以每天上朝)

如今,很多人都觉得工作压力很大,每天上下班非常辛苦,对古代文人墨客寄情山水的田园生活,十分向往。可大部分人却不知道,古人...

2023-03-10 21:52:33查看全文 >>

三驾马车指哪三个(三驾马车指哪三个人物)

三驾马车指哪三个(三驾马车指哪三个人物)

每经特约评论员 陈宪GDP三大需求俗称“三驾马车”,即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研究它们通常有两个口径,一是三大需求在...

2023-03-10 21:34:51查看全文 >>

经济三大马车是什么(拉动经济成长得三大马车是什么)

经济三大马车是什么(拉动经济成长得三大马车是什么)

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2023年“稳经济”路线图正式敲定。会议提出,明年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其中“要把恢复和扩...

2023-03-10 21:33:30查看全文 >>

刺激经济的三驾马车(促进经济的四驾马车)

刺激经济的三驾马车(促进经济的四驾马车)

【环球时报报道记者 潘晓彤 杨沙沙 赵觉珵白云怡】编者的话:多年来,中国经济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引擎,2022年与2023...

2023-03-10 21:31:30查看全文 >>

清朝怎么上朝最好(清朝上朝从哪里进去)

清朝怎么上朝最好(清朝上朝从哪里进去)

我们在看清宫剧的时候,剧中往往会出现清朝皇帝上早朝的剧情,大体情节是:文武百官列队入宫,然后在大殿上向皇帝奏报来自全国各...

2023-03-10 22:05:45查看全文 >>

每天给孩子捏背有什么好处吗

每天给孩子捏背有什么好处吗

小儿推拿是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是我们中医传统治疗方式的一种本...

2023-03-10 21:59:01查看全文 >>

小儿推拿捏脊手法图解(儿童推拿手法捏脊提背)

小儿推拿捏脊手法图解(儿童推拿手法捏脊提背)

捏脊是中医小儿推拿术的一种,通过调节小儿脾胃运化,以改善食欲及消化吸收功能。郑州颐和医院儿童康复科/儿童保健科专家指出,...

2023-03-10 22:15:54查看全文 >>

给小孩捏后背什么时候最好(儿童每天捏后背的好处)

给小孩捏后背什么时候最好(儿童每天捏后背的好处)

小儿捏脊一天几次?给宝宝捏脊什么时间好?在日常生活中,一般都需要给宝宝捏脊。我们都知道,给宝宝捏脊讲究方式方法。在日常生...

2023-03-10 22:17:02查看全文 >>

小孩子晚上能做推背吗(儿童推背有什么好处)

小孩子晚上能做推背吗(儿童推背有什么好处)

这几年小儿保健推拿最为中国父母知道的手法,恐怕非捏脊莫属,很多父母非常热衷给自己的孩子捏脊。许多养生书籍及各类形形色色的...

2023-03-10 21:32:51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