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6日讯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存在性焦虑”。被父母忽视的孩子,因其需求得不到回应,会产生被抛弃感,继而不断否定自己、质疑自己,认为“没人在乎我”“我不重要”。孩子最初“自我”的建立,是从父母日常言行中获取的。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对孩子笑,孩子就笑。因为他们从“镜子”里,看到的是温暖,是被看见。相反,情感忽视下的孩子,就像失去了生活中的一面“镜子”。他们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如同投进黑洞中,毫无回响。由此可见,虽然孩子表现出了一些“问题”行为,但是问题行为的背后却是“生了病”的家庭。改善亲子间关系,必须先从改变家庭的教养模式出发,以父母的改变影响孩子的改变。
配图与本文无关
对此,纽扣家庭教育集团家庭教育指导师梅秀忍老师进行了以下分析和指导:
一、家长要改变认识,需要深刻反思出现问题的成因,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如亲子关系相处中的错误方式。
二、家长需要持续地学习情绪管理,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带着情绪跟孩子交流。尝试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和痛苦。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三、学会正确有效的亲子沟通方式,调整以往错误的沟通方式。学会做导师型的妈妈,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想法。
四、尝试重新建立亲子关系,关系大于教育。家长要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心声,让孩子愿意把自己作为倾诉的对象。只有父母允许孩子释放情绪,孩子才有力量做自己。
五、温暖的家庭是帮助孩子能够战胜一切的力量源泉,而冷漠的家庭氛围会导致孩子的内心动力缺失。家长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在孩子面前不要争吵更不要相互指责。家庭成员间有爱意的流动,孩子才能获得滋养,才有力量改变自己。
六、家长要学会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教育孩子要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要带着挑剔的目光看待孩子,更不要用打压、控制或者漠视的方式对待孩子。
闪电新闻记者 张微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