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市场需求就会有捕捞,大量人员到乡下捕捞鳝鱼,甚至还带火抓鳝鱼的直播,一场直播多达几十万人观看,抓鳝鱼的视频的播放量,一条就可达100多万甚至更高。
这些是比较文明的捕捞方式,而有的人却进行“断子绝孙式”捕捞,比如电捕、下地笼、甚至是药渔。
电捕非常好理解,就是利用高压电流将水里的鱼电晕,这种方式非常高效,但对电捕人员也非常危险。
2019年,在安徽肥东县马湖乡,一名村民电鱼时触电身亡,留下孤儿寡母极其可怜。
什么是药渔呢?简单说来就是用农药毒鱼,农药里面的鱼藤酮和甲氰菊酯,可以损害鱼类的神经系统。
投入一定浓度的农药,基本上连鱼苗也一锅端,比电捕的效率更高,同时危害性也更大,该水域的所有鱼类都不能幸免,人食用后也会有一定危害。
所以不管是电捕还是药渔,在我国都是违法行为,轻则罚款重则判刑几年,但有的人偏偏不信邪。
2021年,安徽省舒城县一男子嘴馋,带着自制设备到田沟电鳝鱼,刚电到5条鳝鱼就被警察抓个正着,最后被没收工具被罚款2000元。
无独有偶,2019年,贵州省德江县的田某某,他向当地某河流投放3瓶甲氰菊酯,共毒死105条河鱼,最后被判处拘役三个月。
过度捕捞只是一个方面,最根本的是生态环境的恶化。
前面讲的电捕和药渔,因为有法律的约束,只是小打小闹。而农田鳝鱼数量减少,罪魁祸首是农药化肥的滥用。
除了前面讲到的鱼藤酮和甲氰菊酯,其实化肥的危害也不小。化肥富含氮元素,使水里的藻类植物快速生长,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同时让水质恶化,大量水生物因此死亡。
氮离子在水里会形成硝酸盐,它会让水的口感变得干涩,水垢也特别多,大量摄入还会对人体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