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古代儿童对自己的称呼(古代儿童怎么称呼)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11-01 14:12:02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图27 小篆 [窃]

古代儿童对自己的称呼,古代儿童怎么称呼(17)

图28 [廿]

第四个字符“禼(xiè)”就比较复杂了。《说文解字》:“禼,虫也。”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认为:“是头足尾俱全的爬虫形。大概与萬(万)是一个字,也是蝎子形。”并进而解释其上的“廿”为“由禼字头上的一部分(蝎子的前螯)脱落而来的”。白川静先生在《常用字解》中则认为:“‘禼’表示小虫汇集一处。穴仓中贮藏的米中聚集了大量的蠹虫,大肆偷吃藏米,谓‘窃’,有偷偷地、偷窃之义。”

不过,“禼”的古文字形却是狒狒的称谓。狒狒和猩猩同属猿猴类,联想一下我们在解读“愚”字时对“禺”这个字符的分析,“禼”的古文字形也许应该理解为被驯化的狒狒。

综上所述,如果把“禼”释为爬虫或蠹虫,那么“窃”字的本义就如同白川静先生所说,是蠹虫偷米吃,会意为钻穴盗物。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也认为是“虫私食米”。《说文解字》:“窃,盗自中出曰窃。从穴从米,禼、廿皆声。廿,古文疾。”这是“窃”的引申义,从虫吃米引申表示人的偷窃行为。

清代学者王绍兰说:“此谓穿窬之盗,故从穴。穴中施米,明其所窃者米。自穴入者仍自穴出,遗有粒米,狼戾穴中,故谓之窃。”“穿窬(yú)”指穿墙为洞和爬墙而过两种偷窃行为;“狼戾”是形容偷米之后散乱堆积、一片狼藉的景象。

清末民初学者陈衍则解释“廿”这个字符说:“窃物非速不可,从廿,取其疾义,非取其声。”

如果把“禼”释为狒狒,那么“窃”的本义就是指被人驯化并且从事表演的狒狒或猩猩饥饿难耐,偷偷去米仓中偷米吃。这一幕场景一定给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才用以比附人的偷窃行为。

“窃”的行为是偷偷进行的,是乘人不知暗中进行的,因此引申为“私下”之义,这就是“窃”作为谦辞的来龙去脉。“窃以为”如同说:我的看法不一定正确,因此将我私下里的思考所得提供给您,供您参考。

有的读者朋友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盗”和“窃”都是偷窃行为,为什么不用“盗”作谦辞,偏偏只用“窃”作谦辞呢?这是因为“盗”的行为严重,而“窃”的行为轻微。战国时期魏国改革家李悝制定的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法经》,共分六篇,前两篇即为盗法和贼法,李悝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但是却没有关于“窃”的法律,可见二者的区别。

在下

最后说两个字的谦辞“在下”。

“在下”是一个直到今天还在使用的自谦之词,但这个词的词源却从未搞清楚过。大部分辞典都解释为古时饮宴等场合的坐席,尊者在上,卑者在下,故用作自谦。台湾教育部辞典则解释为“称自己处于下贱的职位”。这些解释都缺乏有力的文献支持,要么属于臆测,要么属于引申义。

其实,“在下”一词出自《诗经》,而且跟古人的一种服饰密切相关。

《诗经·小雅·采菽》是一首赞美诸侯来朝之诗。为便于读者朋友理解“在下”一词的语意,谨将全诗录于下,每节后面的白话译文出自台湾学者马持盈先生之手,为节省篇幅,疑难字词不再另外注释:

采菽采菽,筐之莒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

采了大豆,用筐筥把它盛住。君子来朝,用什么东西赏赐给他们呢?虽然没有赏赐,但是已经给过路车乘马了。另外还给有什么呢?还给过他们以玄衮(gǔn)与黼(fǔ)裳。

觱沸槛泉,言采其芹。君子来朝,言观其旂。其旂淠淠,鸾声嘒嘒。载骖载驷,君子所届。

在涌腾的泉水那边,可以采取芹菜。在君子来朝的时候,可以看见他们的旗帜。他们的旗帜,淠淠(pèi)的飘动,铃声和谐而合拍。及至看见了两服两骖(cān)的马车,君子便到了。

赤芾在股,邪幅在下。彼交匪纾,天子所予。乐只君子,天子命之。乐只君子,福禄申之。

赤芾蔽于膝股,布幅斜缠着下腿,束扎得紧紧整整的,不敢有一点松懈,因为这些饰物,是天子所赏赐的。和乐的君子,是天子所命令的。和乐的君子,承受了多多的福禄。

维柞之枝,其叶蓬蓬。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乐只君子,万福攸同。平平左右,亦是率从。

柞树的枝叶,很是茂盛。和乐的君子,能够镇守天子的邦国。和乐的君子,为万福之所同聚。他的左右的干部,也都有治事的才具,恪尽职责。

汎汎杨舟,绋纚维之。乐只君子,天子葵之。乐只君子,福禄膍之。优哉游哉,亦是戾矣。

那飘浮的杨舟,有绋纚(fú lí)来维系。和乐的君子,有天子来节制。和乐的君子,有优厚的福禄。优哉游哉,可算是极人世之幸福了。

此诗第三章铺排了诸侯朝见天子时的情景:“赤芾在股,邪幅在下。彼交匪纾,天子所予。乐只君子,天子命之。乐只君子,福禄申之。”

“芾”通“韨(fú)”,熟皮制成,用于祭祀、朝见等隆重场合,遮在礼服的膝前,故又称“蔽膝”。红色的蔽膝即“赤芾”,乃大夫以上所服,再细分的话,“天子纯朱,诸侯黄朱”。《毛传》(西汉初年,大毛公毛亨、小毛公毛苌所传的《诗经》称“毛诗”,“毛诗”就是《诗经》的《毛传》)称“大夫以上,赤芾乘轩”,《采菽》一诗中诸侯朝见天子而“赤芾在股”,就是这种礼仪的生动呈现。

“邪”通“斜”,古人用一块布斜着裹在小腿上,这就叫“邪幅”。《毛传》:“邪幅,偪也,偪所以自偪束也。”“邪幅”又称“偪(bī)”,取其紧裹在小腿上,逼束之意。郑玄进一步注解说:“邪幅,如今行縢也,偪束其胫,自足至膝,故曰在下。”汉代时称“行縢(téng)”,也就是后世所说的裹脚布,紧紧裹着脚,以便于腾跳,故称“行縢”。

“在下”一词即出自“邪幅在下”。郑玄说:“彼与人交接,自偪束如此,则非有解怠纾缓之心,天子以是故赐予之。”这是说诸侯与人交接之际,深自约束自己,一切都要按照礼制来行事,不能逾礼,治理政事的时候也就不会有懈怠舒缓之心,因此天子才会赐予“赤芾”和“邪幅”,“彼交匪纾,天子所予”就是这个意思。“在下”因此引申为人际交往时的谦辞,其实本义是像紧紧的裹腿布一样,“逼束”自己依礼行事而不能失礼。

这就是“在下”这一谦称的词源,后人将其外延扩大,任何人都可自称“在下”,但是天子赏赐诸侯的“邪幅在下”这一礼仪却早已不为人所知了,以至于竟然被今人误解为坐席的尊卑之次,真是令人浩叹!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人重视礼仪一至于此,是今天的人们所不可想象的。

栏目热文

古代各时期对儿童的界定理由(古人对幼年的儿童的称呼)

古代各时期对儿童的界定理由(古人对幼年的儿童的称呼)

儿童就是未成年。古代对儿童年龄的定义是女孩十五岁之前,男孩是二十岁之前,老人的年龄定义应该是五十岁以后。在古代的时候,人...

2023-11-01 14:08:04查看全文 >>

古代对幼儿的称呼有哪些(古代不同阶段孩子的称呼)

古代对幼儿的称呼有哪些(古代不同阶段孩子的称呼)

赤子: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含于德厚,比于赤子”。婴儿刚生下来是赤色的,所以刚出生的孩子被称为赤子。襁褓:泛指1岁以下...

2023-11-01 14:19:40查看全文 >>

怎么看电脑支不支持uefi启动(电脑启动uefi要怎么操作)

怎么看电脑支不支持uefi启动(电脑启动uefi要怎么操作)

当你尝试双启动 Linux 和 Windows[1] 时,你需要知道系统上是否有 Uefi 或 BIOS 启动模式。它可...

2023-11-01 13:40:10查看全文 >>

怎么查电脑是否支持uefi启动(怎么判断电脑支持uefi启动)

怎么查电脑是否支持uefi启动(怎么判断电脑支持uefi启动)

想必经常接触电脑设备或者系统的人对UEFI应该不陌生,可是对于绝大多数人还是不明白UEFI是什么东西。今天就给大家解释下...

2023-11-01 13:37:02查看全文 >>

怎么知道自己的电脑支持uefi启动(怎么查看电脑支持uefi)

怎么知道自己的电脑支持uefi启动(怎么查看电脑支持uefi)

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小编将持续更新,感谢您的支持在计算机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固件系...

2023-11-01 13:48:34查看全文 >>

古代儿童的称呼有哪些(古时候儿童的年龄称呼)

古代儿童的称呼有哪些(古时候儿童的年龄称呼)

古代根据男子成长过程的特点,以十年为单元,将人生大致分为九个阶段,分别是"幼""弱"&...

2023-11-01 14:00:35查看全文 >>

小孩的雅称有哪些(小孩满月的别称和雅称)

小孩的雅称有哪些(小孩满月的别称和雅称)

古代关于儿童的称谓以及诗词撷拾赏析文:枯木童年是每个成年人曾经的温馨记忆,儿童时期,懵懂年代,天真浪漫,朝气蓬勃,富有幻...

2023-11-01 13:51:07查看全文 >>

古代儿童的称呼(古时候对儿童的称呼有哪些)

古代儿童的称呼(古时候对儿童的称呼有哪些)

汤饼:出生3天,邀亲友吃“汤饼筵”襁褓、赤子:未满周岁的婴儿初度:周岁生小:幼年孩提:2~3岁幼童垂髫(tiáo):童年...

2023-11-01 13:56:27查看全文 >>

古代对少年儿童的称呼(中国古代对儿童的称呼)

古代对少年儿童的称呼(中国古代对儿童的称呼)

1.不满周岁的婴儿谓襁褓。2.一岁牙牙学语言。2.两三岁谓孩提。3.3岁至10岁以下的儿童称黄口。4.10岁幼学。5.1...

2023-11-01 14:02:06查看全文 >>

儿童在古代怎么称呼(古代过去的儿童怎么称呼)

儿童在古代怎么称呼(古代过去的儿童怎么称呼)

中华文化,讲究安身立命,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所以每年回家,父母都会催婚,“你都三十岁了,还不结婚?”有人...

2023-11-01 14:19:07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