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慢跑以达到上述心率区域的跑速,作为配速的设定范围较理想。当心率超过了可以适当降速跑;而心率未达到,可以适当提速跑。每人按照自己的心率来设定,这种是通常的慢跑配速,范围较宽,有一定的调速余地。
二.以运动距离参考慢跑配速(较小的区域)
慢跑必须以有氧运动的性质进行,在合适的心率下去获得充足的氧气,但不同的距离对体能的要求也不同,马拉松和1万米同属长跑,在平均速度上就不一样,距离越长,平均速度越慢,也就是慢跑距离长,平均心率要低;慢跑距离短,平均心率可高。
因为跑动的距离越长,对心脏的泵血和肺气的置换量也就更高,应该留有心肺能量的储备余地,不能过早挥霍或过量消耗,要保持在有氧代谢的身体安全范围内。
慢跑 长距离(10000米以上)的配速设定,可以参照运动心率公式的最小运动心率,即公式的下限值附近范围。
慢跑的中、短距离(5000米以下)的配速设定可以参照运动心率公式的最大运动心率,即公式的上限值附近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