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中,手帐胶带一向都是在本子里做辅助装饰,直到“古风拼贴”的盛行,让我改变了这个想法。我看到一位博主用胶带拼出一幅《清明上河图》,那是用山水、亭台、人物元素一点一点贴出来的,虽然不用像绘画那样研究色彩,但构图搭配和胶带的切割也是需要很多技巧的。更重要的是,这是我们这个民族专属的文化标志,用和纸胶带还原传统中国名画,真的很有意义。这不就是手帐中的“中国特色”么?现在找不到那个视频了,这里就不展示了。但这的确是我开始决定玩拼贴的重要原因。
那时我刚刚玩盐系风不久,之后迅速入坑古风,但是问题很快就来了,我发现即便有很多古风素材,仍然没办法把它们完美地贴到一张图上,我不得不恶补各类古风拼贴,甚至去追了一些电影、电视剧来研究构图。甚至到现在,看到古风类型的视频、影片时,我还是忍不住要研究山水、亭台和人物的布局。这回你该明白为什么自己总是贴不好了吧?不是你的胶带不够多,也不是你手残,是你根本不了解这种形式的美学。
每个爱拼贴的手帐人心里,都有一个完美世界。你要在这个作品还没开始时,就在心里描绘出这个图画,然后找素材一个一个对号入座,有时候手里的素材可能跟不上自己的创意,那就顺势调整布局,不要一味追求完美。胶带是永远买不完的,能让它们变得有价值的只有你的创意。
继古风拼贴之后,很多人开始入了现代造景拼贴的坑。相比古风,现代风更容易些,因为不必刻意强调中国古典美学。所以我上手也更容易了。唯一一点让人觉得为难的是,造景胶带太贵了,平均价格是古风胶带的两倍。尤其是大家追捧的网红款胶带,更是让人望而生畏,很多学生党恐怕是吃不消的。
记得我第一次在朋友圈发布造景拼贴时,还有很多圈外人问:“这是画的么?”如果拼贴得好,完美无缝,的确会让人觉得是画的,甚至会有人怀疑是打印的。就像下图这种,我第一眼看也觉得是成品明信片,可这的确是拼贴出来的,作者叫FourthWall。
还有这幅大全景,里面的房子、树、天空等等都是单一的元素,放在一起简直就是一个童话世界。